(接上一篇博文)
而那些高三的日子,我们班级的教室则被安排到了行政区的楼上,尽管是一个不大的教室,可是总比绿茵教室通风条件要好很多的咧,只是每天得爬上爬下从四楼到一楼,再从一楼到四楼。
当然对于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学校学习总是我们的主旋律。就在这一间小小的教室里,我们也做出了许多可能影响一生走向的决定,考过这人生最高密度的试,也是在这里,我还记得班主任化学课上那一次次的有时是她不曾意识到的笔误和口误,还是在这里年级组长数学课上那开玩笑似的泄题论(说的是如果他现在说出的题目就是高考的考题,那么我们的教室就会挤上n个人,直到窗户外面也站满人,云云。),而更多事情已经从我的记忆中淡忘了。也许高三对于我来说的确是蛮快乐的,只是最后的结果,也许不该是这样的呢。天晓得应该是怎样的呢?也许今天我不应该谈这些东西。可能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吧,我知道过去不是也不会是我的全部。我还是要向前看的。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我们的教室对面是一个音乐/艺术(美术)教室,我们高二的时候就是在那里上的美术课这一点印象很深。我们在高二的那一段时光还在这里看了许多的电影和动画片,只是名字大都记不得了吧,当然我还记得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名字里有一个“锋”字,可是介绍自己的时候总是强调自己不是雷锋的“锋”,其实他上课倒是蛮好玩的,只是有点拽了,不大令我喜欢。当然人就不再去评价了,这样对老师也不礼貌。
谈到美术就不得不谈到音乐课和音乐教室了,关于我们的音乐教室,不晓得为什么在实验楼的底楼的阶梯教室。一架据音乐老师说是不完整的钢琴。还算好,音乐课其实欣赏课,一年的课倒是培养了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和认识,虽然不能夸夸其谈,但是在聊天中扯上一点古典音乐倒也自如,老师嘛到现在只记得名字,忘记了长相,当然她指导的动漫社还是在学校里很popular的一个社团,总之人很好的说。
当然还是要说说在教学区里的那两个礼拜,(首先羡慕一下可以在那里呆上三年的同学们),教学区里的教室是落地窗的,很厚实的墙,(可以保证在上海地区的自然灾害中幸免,开个玩笑了。),拱形的回廊一边是教室一边就是学校的操场了,看看这里是不是有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学校的风格呢,其实那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的,原来是一个叫做汤姆斯男校的学校,解放后我们的学校就搬到中州路的这个校址了。还是满古老的建筑哦,走在回廊上两边的大字版上印的是中西方大家的名言和许多西洋画,只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贴到墙上的,呵呵。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